“六尺巷”正可谓大有来头,相传在清康熙年间,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。
有一年张英老家桐城的官邸与邻居为邻,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。邻居因为建造房子,私自侵占了张家的三尺地基。
张家人对面对邻居的 这种行为特别不服,当官的还能让老百姓给欺负了?于是乎,休书一封到京城,让张英给主持公道。
(资料图片)
张英看完书信之后立马回复了一封书信,内容:“千里家书只为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;万里长城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”。
图片来源于免费正版图片
张家人收到书信之后顿感羞愧难当,并按照张英的书信意思退让三尺。不曾想,邻居的家人见张英如此胸怀,自知理亏,也退让三尺,遂成就了“六尺巷”。
话说按照张英当时的权势,如果和邻居一家一般见识,收拾邻居一家好比踩死一只蚂蚁那么简单。
图片来源于免费正版图片
可是张英没这么做,足见他的胸襟多么宽阔,不以权谋私,不仗势欺人,给后人做了榜样,成就了自己的美名。
图片来源于免费正版图片
再看近日发生在河南的一男子的邻居私自侵占巷口的事件,让人不禁愤愤不平。
话说河南的这位男子,因为三年在外务工,没有回来过。今年回到家一看回家的巷口由原来的3米宽变成了1.7米,邻居私自侵占1.3米垒起了院墙。原本宽敞的巷口变得狭窄无比,出行和回家极为不方便。
这名男子也是通情达理的人,先礼后兵。先是和邻居好生商量,让邻居把侵占巷口的院墙拆除掉,哪怕帮着给再垒起来呢,可是这家邻居死活不同意。
俗话说:兔子急了还咬人呢,更何况人呢?
于是乎,第二天该男子叫来了挖掘机,把侵占巷口的院墙给推倒了,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话说这个巷口也不是存在一两天了,这是合理存在的。邻居一家只顾自己家院子宽敞了,不顾他人的方不方便,好在这还不是什么重点拆迁的地方。
前有古人做榜样,后有现代人往脸上抹灰。时代进步了,而有些人却越活越倒退了,是值得深刻反思的地方。
图片
01-24 11:55:51
01-24 04:01:31
01-23 19:05:09
01-23 12:40:11
01-23 05:44:57
01-22 19:52:02